山西省农业厅原巡视员刘德宝,2004年退休。他曾在老家壶关县工作了28年,和家乡结下不解之缘,那里的山山水水、村村庄庄成了他的情感世界。从2012年至2017年,他怀着“昔曾履及,今当歌及”的情怀,集中精力编著了一本“一村一诗一文一照”的《壶关村村咏》,共计52.8万字。这本书为壶关县390个村庄,村村讲了一则故事,使当地的古村落留住村史,留住文化遗存,留住乡愁记忆。
刘德宝退休后,坚持读书写作,坚持走乡访村,每年回老家壶关县六七次,每次居住5至10天,义务帮助30多个建制村修编村志。他还参与了《壶关林业志》等五本行业志书的编纂。他帮助壶关县民政局编写《壶关抗日史料汇编》,并从中整理出《日寇侵壶十二起惨案》一书,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出版。
写信是刘德宝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事情。2010年,他从珍藏的3000多封往来信件中,挑选出寄往家乡壶关的信函378封,编印成《寄至家乡的书简》一书,约35万字。
退休十余年,刘德宝坚持“不歌不舞、不麻不牌、不烟不酒”的“六不”自约行为,把时间用在读书与写作上。刘德宝笔耕不辍,经常投稿报刊。他围绕农村改革,结合40年工作经历,编写出版了文集《双耕集》,共42万字。他撰写的文章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农民日报》《山西日报》《前进》等多家报刊及内部资料上发表。他还在《壶关报》《壶邑红叶》《紫团山》《文化研究》等县办报刊发表110余篇稿件。平时,刘德宝坚持阅读《人民日报》《山西日报》《参考消息》《新华文摘》等报刊,收看《新闻联播》等主流媒体节目,学习党的方针政策,及时了解时事新闻,不断吸取新信息、新知识、新科技。
壶关县100多名老干部撰写的回忆录、创作的书画作品,他义务撰写序言、跋、读后感等共140篇,现已汇集为《百篇读后感》出版,共计48.6万余字,为家乡退休老干部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正能量。
刘德宝退休后,除了撰写稿件,还应邀为老年大学和一些培训班讲课30多场。
刘德宝情系故土,积极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。他每年回老家都要了解民意,掌握民情,把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县、乡领导或有关部门。他提出的建议涉及新农村建设规划、保护古村落、保护古稀树木、地名文化传承、老干部文化建设、农村实施“烟转奶”工程促进农民健康、地方志编纂、保护壶关县方言土语、机械采石要少损坏树木等10个方面,共计26条具体建议。
如今,刘德宝仍担任着山西省食物营养咨询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。他每月要编写一期内部刊物《营养与小康》,现已编写125期,其中有刘德宝撰写的《农民膳食营养三字歌》等营养科普文章20余篇。2016年,他给“九牛牧业”“冠云牛肉”等五家山西省内大中型食品企业提出8条建议,被评为年度“山西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特别奖”第一名。
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《保持先进性就是走在前列》一文中所写的那样:“保持先进性,就是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、那么一股精神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勇于走在时代前列,从我做起才服人,走在前列才光荣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。”也正因为刘德宝同志的不懈努力,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诗词学会会员。刘德宝不愧为“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”的楷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