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4岁的王登华是隰县老促会名誉会长。
王登华从1950年参加工作到现在,当过隰县县长,当过人大常委会主任,退休后又担任了隰县老促会会长、名誉会长。而让隰县人崇敬和念念不忘的,更是他对梨果事业的痴迷和执着,对隰县梨果事业的投入和贡献。
1993年,王登华退居二线后,担任了隰县老促会会长。他没有放下梨果事业,而是倡导创建了“习礼村百种精品梨试验园”,栽植了各种梨树进行优化选种。在这个实验园里,王登华发现了一个代号为“7478”的新品种,并记住了这个用数字命名的梨家族新成员。2000年10月,他专程去山西省农科院拜访了果树培育专家郭黄萍教授,当听说“7478”是个好品种时他激动不已。2004年3月,他又专程到山西省农科院拜访“7478”的培育专家邹乐敏教授,确定了隰县适合栽植“7478”,并在试验园大量嫁接。之后他又了解到阳头升乡贺木腰村高成贵的梨园里有14株已经挂果的“7478”梨树,便多次前往观察“7478”梨的生长情况。秋天丰收后,他把高成贵家14株“7478”梨树摘下的250公斤梨全部买下,送给各方人士品尝。“7478”就是今天被誉为“中国大美梨”的玉露香梨。从此,玉露香梨作为最新最佳的品种,在隰县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。
由于人们对玉露香梨的陌生,市场销路很差,几乎卖不出去。许多毁了酥梨嫁接玉露香梨的梨农怨声载道,一些梨农因为嫁接玉露香梨搞实验导致家庭收入低,生活很困难。
王登华抓住山西省老促会在太原开会的机会,把玉露香梨送到大会上让参会的同志们品尝。吃饭的时候,他请厨师把玉露香梨切成小块、扎上牙签、放在盘子里,每一桌摆一盘。开饭了,他顾不上吃饭,而是给大家介绍玉露香梨的品质特点,请大家品尝,并送给每位参会人员两箱梨。王登华先后在省、市、县举办了7次玉露香梨品鉴活动。
在王登华的不懈努力与推广下,玉露香梨最终凭借外形完美、含糖量高、皮薄肉脆、口感绝佳的品质,征服了众多品尝者,渐渐开始有了名气,有了销路。试验园的梨农们,终于看到了希望。
2013年,隰县县委、县政府提出了“主攻玉露香梨,率先达小康”的奋斗目标,一场栽植玉露香梨的热潮在隰州大地“铺开”。王登华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,但他丝毫没有松气,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提高玉露香梨的品质上。在调研中他发现了几个大问题:一是管理水平低,技术不先进;二是投入不足,树体极差;三是腐烂病普遍严重,重产量、轻质量。他连夜给县委、县政府领导写信,让领导重视这三个问题。在一次调研中,他发现刘福海用科学的技术栽植和管理的玉露香梨树,收到了良好的效益,并且总结出一整套栽植管理的经验,值得推广应用。于是从2013年冬到2014年春,他三次来到刘福海的梨园考察,和刘福海彻夜切磋琢磨,还六次打电话询问和探讨相关问题。通过半年的努力,他终于吃透并梳理出刘福海科学管理梨园的经验,整理出了《就玉露香高接换优“三访六问”刘福海》的文章供县委、县政府参考。
作为梨果产业的痴迷者,他白天奔波在山庄梨园走访调研,晚上整理笔记撰写文稿,先后完成了《隰州梨乡》《梨乡古今》《中国第一梨,隰县玉露香》等梨果专著,被人们喻为隰县梨果历史的“活字典”。2010年,他被评为“全国老促会优秀工作者”。